其实,这就像大家印象中都觉得太子倒霉的比能正常继位的要多的多是错误的一样,古代那些做了皇帝成为大宗的竟然是庶子居多,嫡子们却是少部分。
本文纯数据贴,枯燥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通过数据可以推翻传统的印象:古代的皇帝们是庶子出身的远远超过嫡子出身的。
也就是说,宗法制的基本原则嫡长继承制只是一个干瘪的制度,没有任何效力,只要掌握权利就可以把这条制度踩在脚下。
莫以嫡庶论出身
本文统计了从先秦到清朝共计64个王朝【国】,这64个国家中产生了384位帝王,其中158位帝王是开国皇帝或者父、祖没有做过皇帝的,嫡子庶孙、庶子嫡孙的难以分类,所以没有列入本文。
剩下226位帝王的父亲都在位过,符合简表标准,基本都可以判断嫡庶。
统计这226位帝王中,只有78位嫡子,占统计数的34.5%;却有140位庶子,占统计数的62%;还有7位嫡庶不详,1位私生子,共占统计数的3%。
看到这个数据有没有觉得愕然?也就是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二百多位皇帝中,只有78位帝王是嫡系,符合宗法制的嫡长继承制。
78位嫡子中,原配嫡子有56位,继配嫡子有22位。再来看看这些嫡子中嫡长子占多少:
原配嫡子的56位,其中嫡长子35位,嫡次子14位,嫡三子4位,嫡四子1位,不清楚排行的嫡子2位。
继室嫡子22位,其中嫡长子15位,嫡次子1位,嫡三子1位,嫡四子2位,嫡五子1位,不清楚排行的嫡子2位。
真正符合嫡长继承制的50位帝王
原配嫡长子加上继室嫡长子一共才50位,把这五十位稀有人物拉出来晒晒:
正常年龄善终的14位:
汉武帝刘彻(69岁)、汉元帝刘奭(43岁)、汉明帝刘庄(48岁)、燕景昭帝慕容儁(42岁)、后秦文桓帝姚兴(51岁)、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大约四五十岁)、齐武帝萧赜(54岁)、南唐元宗李璟(46岁)、辽圣宗耶律隆绪(61岁)、辽道宗耶律洪基(45岁)、夏崇宗乾顺(57岁)、宋宁宗赵扩(57岁)、元定宗贵由(43岁)、清宣宗旻宁(69岁)
不过四十岁早亡的12位:
汉惠帝刘盈(22岁)、魏明帝曹叡(35岁)、晋成帝司马衍(22岁)、晋穆帝司马聃(19岁)、唐穆宗李恒(29岁)、夏惠宗秉常(26岁)、宋神宗赵顼(38岁)、元宁宗懿璘质班(7岁)、明宣宗朱瞻基(38岁)、明英宗朱祁镇(38岁)、明武宗朱厚照(31岁)、清文宗奕詝(31岁)
死于非命的5位:
汉成帝刘骜(46岁)、宋元凶刘劭(30岁)、辽穆宗耶律璟(39岁)、元英宗硕德八剌(21岁)、阿速吉八(9岁)
被废杀的12位:
汉废帝刘辨(18岁)、吴废帝孙亮(19岁)、汉废帝刘和(不会超过25岁)、汉隐帝刘粲(不会超过30岁)、凉隐王吕绍(不会超过35岁)、宋前废帝刘子业(17岁)、齐东昏侯萧宝卷(19岁)、陈废帝陈伯宗(19岁)、西魏废帝元钦(30岁)、北齐废帝高殷(17岁)、李裕(不超过25岁)、夏桓宗纯祐(30岁)
遭遇亡国的5位:
陈后主陈叔宝(52岁,善终)、北齐后主高纬(23岁,被杀)、北齐幼主高恒(8岁,被杀)、后梁末帝朱友贞(36岁,自杀)、宋钦宗赵桓(57岁,被杀)
多年太子、在位却很短的2位:
唐顺宗李诵(44岁)、明仁宗朱高炽(47岁)
符合长子继承制的47位帝王
140位庶子皇帝中,庶长子继位的也只有47位,仅仅占少部分。
正常年龄善终的8位:
凉文王张骏(40岁)、唐代宗李豫(52岁)、唐德宗李适(64岁)、唐懿宗李漼(41岁)、荆南文献王高从诲(58岁)、辽兴宗耶律宗真(40岁)、夏仁宗仁孝(70岁)、明宪宗朱见深(41岁)
不过四十岁早亡的13位:
汉顺帝刘保(30岁)、汉冲帝刘(3岁)、晋明帝司马绍(27岁)、晋哀帝司马丕(25岁)、北魏明元帝拓跋嗣(32岁)、北魏孝文帝元宏(33岁)、北周宣帝宇文赟(22岁)、楚衡阳王马希声(34岁)、宋赵旉(3岁)、宋端宗赵昰(11岁)、明光宗朱常洛(38岁)、明熹宗朱由校(23岁)、清穆宗载淳(19岁)
死于非命的12位:
汉前少帝刘恭(约九岁)、晋安帝司马德宗(37岁)、凉哀王张曜灵(12岁)、凉威王张祚(不满40岁)、后燕昭武帝慕容盛(29岁)、秦哀平帝符丕(32岁)、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5岁)、北魏献文帝拓跋弘(23岁)、唐宪宗李纯(42岁)、唐敬宗李湛(18岁)、闽嗣主王延翰(不满40岁)、元明宗和世瓎(30岁)
被废杀的5位:
宋废帝刘义符(19岁)、宋后废帝刘昱(15岁)、北魏元姑娘(1岁)、吴烈祖杨渥(23岁)、明代宗朱祁钰(30岁)
遭遇亡国的9位:
汉后主刘禅(66岁)、汉末主李势(四十多岁)、秦末帝苻崇(约30岁)、后秦末主姚泓(30岁)、后梁孝靖帝萧琮(49岁)、北周静帝宇文阐(9岁)、燕末帝史朝义(不满40岁)、南汉后主刘鋹(39岁)、元惠宗妥欢帖木儿(51岁)
嫡、长子出身的皇帝们
上面简单列出了嫡长子、庶长子出身的帝王们,一共有97位,这九十七位帝王中,正常善终的有22位,早亡的25位,死于非命的17位,被废杀的17位,遭遇亡国的14位。
而且,这97位帝王中,知名度很高的皇帝很少,只有汉武帝算是鼎鼎大名的,次一点的辽圣宗、明宣宗、唐宪宗、明宪宗、明光宗啥的,还有刘子业、朱由校、萧宝卷、陈叔宝这些略有知名度,其他多数都默默无闻。
他们的出身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耀眼的光环和功绩,这些嫡长子、庶长子们多数都是按部就班继承皇位,然而并没有实现初衷,能够使政权平稳过度,反而因为他们本身的平庸驾驭不了帝国的缰绳而身死或国灭。
被现代人熟知的唐太宗、隋炀帝、汉文帝、唐玄宗、唐高宗、明成祖、宋仁宗、康熙帝、雍正帝之类,要是按照宗法制度,这些都是庶孽,不能继位的。
反而是这些庶孽们,带着自身的原罪,或兢兢业业、或励精图治,都造就一番功业,可见,从古到今,都不要有出身偏见哦!莫以嫡庶论出身啊!
就是这样。
图片系猴格自己整理。
参考资料:二十四史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