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杯预选赛的激烈角逐中,球队的表现无疑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不论来自哪个洲际,能够跻身前列并顺利出线的球队,都意味着替补球员身上将承担起重要的责任。而如果主教练在此关键时刻仍然选择安排主力出战,这实在是大错而特错。对于那些已经确保晋级的球队来说,眼下更重要的是降低受伤风险,避免无谓的消耗。所以,不要心存幻想,认为像日本队那样可以轻松赢下最后几场比赛。
而对于处于积分榜底部的球队来说,想要防范他队的“放水”就显得十分可笑。若自身的实力不足,何谈防守对手的放松?真正强大的球队,无论对手如何,都能一战而胜。而可惜的是,我们的国足在目前的状态下,显然还无法与其他劲旅抗衡,打完剩下几场比赛后,尽快总结与反思才是明智之举。
近期的赛季中,澳大利亚、沙特、印尼、巴林以及国足之间的相互战绩,更突显了日本队在本组的强大,而这也正好反映出其它队伍的竞争激烈。国足当前的水平,实在不容乐观,面对其他强队,我们根本难以自信地预期胜利。
其实,无论国足是否能够进入世界杯,大家心里都有数。现在中国足球的现状毋庸置疑,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这个事实,尊重足球的自然规律,接受成绩所带来的后果,心中没有遗憾才是最重要的。回想那场对沙特的比赛,竟在主场11打10的情况下被逆转,这无疑让我们对进军世界杯的希望蒙上阴影,正如在U20世界杯上,刘某点球罚失时,我就能预感到比赛的失利,足球比赛就是如此,有时候就是要相信运气。
展开全文
在中国足球的圈子里,真正能够理性分析当前形势的人并不多。或许我们暂时在比赛态度上有所改善,但技术和战术上与亚洲强队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我们远未达到盲目乐观的地步。因此,稳固三、四名的成绩才是当务之急,出线与否已不再重要,更多与亚洲球队的交锋,才能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比于2002年那届球员,我认为现今的球队在整体实力和个人素质上都无法匹敌。对他们的期待不应过于膨胀,只要在场上不失面子,就足够了。希望依然在前方,年轻球员的成长值得我们关注,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道路,相信明天的中国足球定会再展辉煌。
在如今的现实下,国足的目标也许不必设定得过高,只需避免全败的结局。从长远来看,中国足球必须扎实推进国内联赛的建设,致力于培养年轻球员,并在全社会积极推广足球的基础设施。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真正实现打入世界杯的梦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